欢迎访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平台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memberUsername}} 会员中心 修改密码 退出登录

用户登录

我国金融业开放度显著提高

时间:2018-04-26

来源:金融时报网站

作者:

浏览量:6893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因此,金融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对中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与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是同步的,为了满足非金融企业“走出去”产生的信贷及其他金融产品需求,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
    外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1.67亿美元,流出0.26亿美元,净流入11.41亿美 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50.86亿美元,流入为7.62亿美元,净流出43.24亿美元。外汇局称,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是指境外投资 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入或新增的投资资本金,流出是指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的投资资本金;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 对境外企业投入或新增的投资资本金,流入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从境外企业减少或撤出的投资资本金。
    与去年三季度相比,无论是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还是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都出现小幅回流。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主要是受全球经济 复苏乏力、国内投资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观察等因素的影响,境外投资者降低了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资的动力,出现了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 投资资本金的情况。但预期今后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还将保持平稳态势。
    数据还显示,2012年底,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811.52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18.59%;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 资存量777.91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10.44%。这显示出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企稳, 经济增长前景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对境外投资者依旧有较强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受外需不足和内部成本上升双重因素挤压,我国过去以低成本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业和贸易结构 升级压力日渐增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快“引进来”,从境外企业引入先进技术、研发、设计一些高端资源要素,可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 对发达国家企业以并购方式投资,可使我国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端要素,提高出口附加值,有助于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这中间亟须国内金融 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股权收购或者海外分支机构设立的方式扶持企业“走出去”无疑是便捷有效之举。
    有外汇方面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应抓住有利时机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加强境外投资促进工作。加强对境外投资的资金和外汇支持力度。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 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境外非实体经济的投机机会比较有限,放松境外投资的外汇管制不易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风险,可考虑进一步放开境外投资的外汇管 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孙鲁军日前表示,2013年关于推进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方面,在直接投资大幅度简政放权措施出台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直 接投资外汇管理,包括研究推进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改革。在直接投资大幅简政放权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继续完善直 接投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楼6层
总机:010-68649500
邮编:100033
传真: 010-68394085

纪检举报

官方微信

{{currentVideo.desc}}

取消

如需找回密码请联系协会!

提示:{{errormsg}}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楼6层

邮编:100033

总机:010-88665777

传真:010-88665755

请输入8-16个字符的密码,必须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其他字符(如@、!、$)字符组成,达到安全级
取消

密码已经达到安全级,可修改密码

{{errormsg}}

举报电话: 010-6839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