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平台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memberUsername}} 会员中心 修改密码 退出登录

用户登录

金融时报:财务公司的底线思维

时间:2018-04-26

来源:金融时报网

作者:金融时报网

浏览量:4891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所服务的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超过30万亿元,作为非银行金融领域重要的一大板块,财务公司在2013年仍有望继续保持发展态势。记者从 相关部门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财务公司的申请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是国资委系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数量也呈增长趋势。随着 行业的发展壮大,监管部门表示,真正的压力不在于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在于发展方向到底该如何把握,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根据党的 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那么,财务公司应该具有怎样的“底线思维”以应对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把握主 动权成为当前及今后应该思考的课题。
  有目共睹的是,财务公司经历25年的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是,是否存在问题或隐患? 答案是肯定的。正如银监会非银部李健华所说,“不是说现在没有问题,而是跟谁比的问题”,“财务公司的发展不是赶时髦,不是打一块金融牌,而是应该实实在 在的为实体经济作贡献,从基础功能到延伸功能,都要未雨绸缪”。事实上,不论是宏观环境、业务探索、风险认识还是银财关系等等方面,都值得财务公司行业深 入思考,这也是决定财务公司未来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所在,而“底线思维”实际上就是指要具有忧患意识以及超前思维。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国内外金融环境极不稳定、监管政策处于继续完善期、各企业集团对 财务公司的认识出现较大差异,财务公司行业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一部分财务公司仍然处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财务公司正思考探索转 型,先行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或潜藏风险。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会很曲折,全球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从国内看,国有企 业普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的压力,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压力,也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同时还面 临着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提高大中 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企业国际化的经营能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因此,进一步发挥好财务公司的金融平台作用,为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平台,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健全支持实体 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等要求,更应充分利用较强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和保障企业集团加快 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移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从本质上讲,财务公司既是金融机构,又不同于银行,所谓不同,最根本的就是它兼具社 会性和集团的内部性。从业务范围来看,“内部银行”的分寸怎么把握?多年实践证明,这一“底线”就是“服务企业集团、服务实体经济”,也就是说,不论是提 供存贷款、结算、结售汇、融资租赁、消费信贷,还是作为投融资顾问,财务公司立足企业的根本不能改变。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对新时期财务公司发展提出了 三点要求,即“坚持财务公司立足企业集团、立足资金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定位”。蔡鄂生认为,首先,服务实体经济是财务公司立足之本。财务公司行业设 立初期曾经因为过度融资、超范围经营、乱拆借乱投资产生过重大风险,导致了多家公司被撤销、关闭和停业。2008年起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到蔓延欧美的国际金 融危机,也说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自我循环是不可持续的。其次,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公司核心功能。提高资金集约化管理水平是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必然需求,而在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财务公司是实现这一管理目的较好的载体。在新形势下财务公司仍要坚持和深化《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赋予的功 能,坚持资金集中管理这个基本定位。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产生规模效益,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运作效率的提升。财务公司不能办成简单的利润中心。 对企业集团而言,财务公司要做好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功能,必须同时具备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财务公司发挥功能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风险、降本增效来提 高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对财务公司的科学考核,要从集团整体的视角来评估财务公司发挥作用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作利润中心。以利润为导向会导致财 务公司重规模轻质量、重市场机会轻服务提升、重股东回报轻长远规划等问题,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长期来看也不能适应企业集团更高层次集约 化管理的要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财务公司应继续秉承规范、高效、稳健的经营理念,继续坚持依托集团,服务主业,始终专注于为集团主业服务,推动实 体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战略实施有效的协同起来,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贴身、贴心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为主业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融资保 障,提升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
  从风险认识上看,财务公司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控,这是底线。财务公司的风 险如何判断,会不会有所谓的系统性风险,财务公司本身会不会带来区域性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关联性等问题都需要去思考。尽管财务公司背靠企业集团,有企业集 团的支持,但资金的集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风险的集中,财务公司出现问题必然会给企业集团带来较大的风险和压力,也会给金融体系带来不良影响。一般而 言,财务公司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保障财务公司安全运行的关键。然而,一些财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并不 重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其不规范的经营运作积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 信贷放款、投资规模、期限结构和经济周期波动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财务公司经营的风险因素。蔡鄂生指出,财务公司的改革创新要以改善服务、降低风险、提高效 率为目标,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要把握好金融创新的界限和力度。
  另外,随着财务公司数量的增加,与银行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原来企业集团在银行的 存款是企业存款,财务公司成立以后资金一归集就成为同业存款,财务公司的议价能力提高了,市场上出现几家银行竞争比价的情况。财务公司应该认识到,企业发 展过程中,有了财务公司这个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仍然离不开银行的支持,需要处理好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财、银、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应该坚持的底线。
  相关链接
  财务公司大事记
  2007年5月8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结售汇业务资格及开展外汇资金集中收付的批复》(汇复【2007】164号)批准中石化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结售汇业务首家试点单位。
  2007年9月30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银监复【2007】441号),同意中石化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发行金融债券的首家试点单位,发行规模为40 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随后,中石化、上海电气、中国华能、武钢财务公司先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金融债券。
  2007年11月10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银监发[2007]第81号)发布。
  2008年3月18日 中油财务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财务(香港)有限公司成立。这是财务公司行业中第一家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
  2009年3月13日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财务公司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财务公司开展此项业务作出具体要求,确定海尔、上汽、五矿、中电投财务公司为第一批上线试点单位。
  2010年 长城财务公司重组方案上报,重组后的中建财务公司经批准开业。至此,银监会成立遗留的16家停业待处置财务公司风险全部得到化解,行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楼6层
总机:010-68649500
邮编:100033
传真: 010-68394085

纪检举报

官方微信

{{currentVideo.desc}}

取消

如需找回密码请联系协会!

提示:{{errormsg}}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楼6层

邮编:100033

总机:010-88665777

传真:010-88665755

请输入8-16个字符的密码,必须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其他字符(如@、!、$)字符组成,达到安全级
取消

密码已经达到安全级,可修改密码

{{errormsg}}

举报电话: 010-6839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