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浏览量:4223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 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 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 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按此标 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们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此次定向 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金融机构应切实按照 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督导, 评估政策效果,保持正向激励作用。
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定向降准”利好非银
时间:2014-6-12 16:16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胡萍 浏览次数:96
降准对财务公司是极大利好,因为财务公司扎根实体经济,为所在企业集团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及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更小,而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更为直接... ...
降准对财务公司是极大利好,因为财务公司扎根实体经济,为所在企业集团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及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更 小,而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更为直接。此次降幅不大,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集团货币资金被大量冻结的压力,支持实体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继此前降低县域农商行和农合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央行第二次“定向降准”惠及了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租赁公司。接受记者采访的财务公司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央行释放的积极信号,对财务公司是极大利好,不过距离降一半的预期还有不小距离。
“降准”的利好
一直以来,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油财务公司金融与会计研究所所 长王增业告诉记者,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好地配置到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这对财务公司的利好是 显然的,也是积极的。尤其是对制造业、产业为背景的财务公司影响更为明显。”王增业说,以2013年末财务公司按照15%的存款准备金率缴存存款准备金约 2668亿元来算,降准至14.5%之后将释放约90亿元的流动性,虽然对184家财务公司来说有些杯水车薪,但其透露出的信号让财务公司人士深感兴奋。
中电科财务公司总经理刘维用也表示,降准对财务公司是极大利好,因为财务公司扎根实 体经济,为所在企业集团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及提供金融服务的范围更小,而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更为直接。此次降幅不 大,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集团货币资金被大量冻结的压力,支持实体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据了解,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集团发挥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资金“蓄水池”的作 用,不断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正在修订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也将资金集中度作为支持财务公司拓展延伸业务的重要衡量指标。“如果还按照原先的存准 率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集团资金归集的积极性,同时对实体产业也会造成伤害。”一位财务公司人士说。
“降准”的争议
事实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财务公司行业呼吁多年的话题。不仅财务公司行业协会多次 组织调研、上报汇总材料,就在今年两会期间,企业集团及财务公司行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还曾提交联名提案和建议呼吁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按照行业 的预想,希望将财务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15%下调到5%至8%。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会长张华认为,如果存准率降至一半以上,将释放资金近3000亿 元,能够带动几千亿元的资金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云飞的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从货币银行理论原理角度出 发,财务公司支付风险相对内化和可控,其信用创造能力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应该赋予财务公司更大差别的法定准备金率政策。他提出降准的两大理由是:一是高比 例缴纳存准与财务公司的定位有冲突。财务公司的存贷款等各项业务均被政策限定在集团成员内部,同时,财务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来源是集团内部资金,主 要进行集团内部的资金调剂和结算,而且风险由企业集团自担。二是财务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明显超出了其信用创造能力,政策成本与负担过高。“财务公司企业集 团内部定位,决定了其各项业务与商业银行在服务对象、信息对称程度上有重大区别,因此在信用创造能力与社会风险强度等方面远远低于商业银行。研究表明,大 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存款创造乘数分别约为4.32、4.50和1.72,而目前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0%、14%和15%。”孙云飞 分析称。
与财务公司行业的热切期待相比,央行态度较为谨慎,这或许与财务公司行业蓬勃兴起的 表外业务有关。数据显示,财务公司4.32万亿元表内外资产规模,表外资产超1万亿元,已超过表内,“表外业务快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规避存贷比和存款 准备金监管的要求”,央行某负责人在公开场合也表达了对降准持保留态度的原因。
“降准”的可行性
针对未来是否再次定向“降准”,上述财务公司人士比较乐观,认为还有进一步下调空 间。理论上讲,财务公司目前不能直接参与银行间清算,这一格局下无论是存款偿付能力风险,还是信用扩张能力(货币乘数)都会受到相应制约,仅从财务公司自 身角度看,准备金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另一方面,差别化存准也是凸显央行货币政策灵活、稳健的一个方面。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其中有一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明显低于同业,并且贷款规模 不受限制,也能同时开展信贷资产回购业务,银行等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就有可能借助财务公司这一通道规避管制实现信用扩张。也就是说理论上存在商业银行等存 款机构借道财务公司这一“政策洼地”形成信用扩张的可能。这个理由就不足以支撑继续降准。孙云飞表示,考虑到目前我国所有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并不是特别大, 其中两大船舶行业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合计只有几百亿元,并且信贷规模以及信贷资产回购业务处于受控状态,因此进一步降低财务公司存准率,对全社会信用扩张 的直接影响有限,对全社会信用扩张的间接影响也比较有限。
{{currentVideo.desc}}
如需找回密码请联系协会!
提示:{{errormsg}}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号院5楼6层
邮编:100033
总机:010-88665777
传真:010-88665755
密码已经达到安全级,可修改密码
{{errormsg}}